欢迎访问粮食平台 登录| 注册| 忘记密码
联系电话

13066773378

首页 > 市场行情 > 什么是粮食产量

什么是粮食产量

    来源:领导干部应知应会主要统计指标诠释  点击量:11  评论(0人参与)
 

一、粮食产量的基本定义


在中国,粮食产量是指一个地区谷物、豆类和薯类全年的生产总量,通常也称为粮食总产量。


粮食按生产季节分类可分为夏收粮食、早稻和秋收粮食;按品种分类可分为谷物、豆类和薯类。其中,谷物包括稻谷、小麦、玉米以及其他谷类(如谷子、高粱、大麦、燕麦、荞麦等);豆类包括大豆、绿豆、红小豆等;作为粮食统计的薯类只包括马铃薯和甘薯,木薯作为其他农作物统计,其他薯类作为蔬菜统计。


谷物和豆类粮食作物,一律按脱粒、晒干后的原粮折国家标准含水量计算产量,薯类粮食作物中的马铃薯和甘薯以鲜薯5:1折算成粮食产量。


粮食产量的标准计量单位通常为公斤、吨,习惯上也用“市斤”。


二、粮食产量指标的主要用途


粮食产量关系国计民生,维系国家安全,是反映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性指标,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一)粮食产量是衡量国家粮食安全水平的重要指标


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本物质保障,维护粮食安全始终是维护社会安定、保持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头等大事。目前,国际社会广泛认同的粮食安全有三项具体目标:一是确保生产足够的食品;二是最大限度地稳定食品供应;三是确保所有需要食品的人都能买得起。可以看出,粮食的生产和供应是粮食安全最基本的方面。


(二)粮食产量是国家制定农业及农村发展政策的重要依据和主要监测指标


中国是有14亿多人口的大国,自主解决粮食问题、保持粮食供需平衡是基本国策。粮食产量历来是国家出台重大农村政策的重要依据之一,同时也是监测政策落实效果的重要指标。例如,针对2017—2019年粮食播种面积连续三年下降,2020年,各地加大了对粮食生产的支持力度,层层压实粮食生产责任,落实各项补贴政策,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我国粮食播种面积实现恢复性增长。


(三)粮食产量是决定市场价格的基础性因素


粮食是人民生活的必需品,也是重要的食品加工和工业原料,具有不可替代性,人们比喻粮食价格是“万价之基”。在正常的市场中,市场价格是供需矛盾相互作用的结果和反映,在粮食这样的必需品市场中,需求是刚性的,引起价格波动的主要方面就是供给,也就是粮食的产量。如果粮食产量出现大的波动,就会通过对相关产品产生关联效应,进而影响市场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因此,粮食生产的稳定是抵御国内、国际市场波动的堤坝。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猜你喜欢

相关评论

好评
0% 0
中评
0% 0
差评
0% 0
       匿名发表     (内容限5至200字)     当前已经输入 0
  • 暂无评论

资讯排行

热搜新闻词

产品快报


平台首页 行业资讯 供应信息 求购信息 企业名录 招商加盟 行业展会 人才招聘 关于我们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由网友自由发布,本站不承担由于内容的合法性及真实性所引起的一切争议和法律责任

版权所有:长春市薛氏医药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电话:13066773378 邮箱 : 13066773378@163.com

备案号:

公安备案号:备案中